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-> 王凡西

《伯林斯基文学批评集》译者小引

王凡西

(1936年8月23日)



  〔说明〕载于伯林斯基著,王凡西译《伯林斯基文学批评集》,生活书店1936年11月出版。“伯林斯基”现通译“别林斯基”。


  俄罗斯19世纪中叶的批评文学,乃是彼得大帝改革以来俄国一百年间思想发展的总结,又是后继六十年中民众实际斗争的序幕。所以无论在一般的文化思想上,或是特殊的文学艺术上,它都具有最伟大的历史意义。为使读者更易了解此种意见起见,我想把近代俄罗斯社会思想的发展过程,作一个简单的叙述。

  彼得大帝的社会改革,翻开了近代俄国史的第一页,他以西欧技术科学的智识,改进了俄国社会的生产力;后经叶卡捷琳娜二世初期的维新,又把英法的自由主义介绍进来,刺激了俄罗斯的思想界。于是那半亚细亚的老大帝国,就像一个突遇新鲜空气的木乃尹似的,各方面都开始了解体的过程;同时,由这骨灰堆中再生出来的新俄罗斯的婴儿,则以白纸般的心胸,模仿着西欧文明。特别是她那贵族阶级与知识分子,他们不仅在学术思想上要全盘欧化,甚至在日常的生活上,亦无不追随着巴黎的风尚。这可以说是近代俄罗斯的学步时代。

  自拿破仑战争告终与“神圣同盟”建立之后,俄皇亚力山大一世做了西欧的盟主,俄国在政治地位上骤然增高,又引起了国内思想界第二次的转变:国家主义的意识突然地抬起头来,反对过去对于西欧的奴性崇拜,他们宣布欧洲已经没落了,斯拉夫人将来掌握起人类的命运;诗人们歌颂着俄罗斯的伟大,思想家的注意力,也从西方转向到莫斯科来,倡导着斯拉夫本位的文化。这文化的具体内容就是那所谓“神圣的三位一体”,即俄罗斯固有的三件法宝:君主制度,希腊正教与土地公社。他们认为这是俄罗斯最可宝贵的国粹,它不仅能使俄国强大,并且还能帮助她完成拯救人类的使命。

  当时俄罗斯的统治者,正是那狂暴自大而绝对专制的尼古拉一世。他鉴于法国革命及“十二月党人”的往事,决心要铲除俄罗斯的自由主义;于是“神圣的三位一体”就成为他一切物质的高压方法之辅助工具;而那所谓斯拉夫学派(Slavophilists)的势力,也就更加强固而不可一世了。

  另一方面,则又有一部分知识分子起来作抗流的运动。他们反对奴性的模仿;但他们更反对盲目的自大。他们承认俄罗斯有她伟大的前途:但这伟大决不能建筑在过去陈旧的基础上,目前尚处在幼稚时代的俄罗斯,必须充分吸收和融化西欧的文明,才能保证她将来的伟大。这种思想的倡导者,即普遍被称为西欧派(Westernists)的那些学者。

  西欧派中的代表人物,都是最杰出的批评家。他们的思想虽然很不同:有一部分信仰着耶稣会派的哲学;有些人信奉着德国的唯心论与法国的唯理论;还有一帮人则提倡着德国的唯物论与法国的证明论;但他们对于俄罗斯的一切落后现象,却一致施行其严厉的批评。他们的批评清算了过去的旧帐,开拓了前进的大道!

  因为尼古拉一世的空前专制,言论的钳制极严(全国只有六种报纸,十九种月刊),所以他们批评的锋芒,总是偏向着文学。这就是在19世纪中叶,俄罗斯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文艺批判家的原因之一。

  自然,这些论文在俄国的历史上说来,已经是一个世纪以前的旧调了,但是对于我们这更为落后的中国(虽然在实际的社会关系上,也早已超过了这些论文的时代),似乎还不失为时髦的新腔调。因为目前的中国,不幸与一百年前的俄罗斯竟有许多相似之点!

  为此,我虽然怀着一些贩卖旧货的不快之感,可是仍旧很乐意把这本小书介绍给亲爱的读者们。

  伯林斯基(Vissarion Grigoryevich Belinsky 1810-1848)为西欧派中人道主义者的代表,是俄国最出名的文艺批评家与政论家。在他的著作中,反映着俄国整个知识阶级所经历着的一种激烈的转变;他开始为谢林(Schelling)的信徒,之后又转奉费希德哲学,再转信黑格尔,终于由费尔巴哈而部分的接受了辩证唯物论;不过他的基本思想,却始终不曾超出黑格尔的范畸。他将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与美学的理论,应用于实际的文学批评。他介绍西欧各民族的思想与艺术,同时又给俄国过去的文学以正确的评价。普希金、果戈里与莱蒙托夫的真价值,因他的批判而更加显著,而屠格涅夫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成就,则更不能不归功于他的诱导。以肺病之故,年仅38岁而卒。不过他在俄国思想史与文学史上的地位,却已经是卓绝千古了。全集共四卷。

  今年6月13日为伯林斯基一百二十五周年诞辰,是日苏联各报都出特刊纪念伯氏。这本小册子也作为他一百二十五周年诞辰的纪念刊吧。

三六,八,廿三,译者。




感谢 先知在1917 录入及校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