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-> 参考图书·阶级斗争文献 -> 村干部要参加生产领导生产(1950年)

动员组织村干部参加生产领导生产

——于镜清



  “工作在村里”。要想把农村的生产领导好,必须动员组织村干部参加生产,领导生产;必须使村干部明确认识:“领导生产是中心工作,一切工作是为了搞好生产。”纠正那种“生产妨碍工作,工作妨碍生产”的错误认识。这一转变虽是比较困难的,但是必须转变,也能够转变。这是领导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。

  自从强调提出了这个问题以后,在村干部中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:一种干部是回家参加生产了,但什么事也不管了,这一种是少数的;第二种是不愿劳动的,在这类干部中,有些原来是劳动人,由于当了两三年干部,半脱离生产,手嫩了,腰也弯不下去了,有些则原来就是“二八月”的庄稼人,这一种也是少数的;第三种干部,原来是勤劳的,现在也还愿意参加生产,也很愿意为人民服务,只是“工作忙乱,不能生产”,丢开“工作”回家生产,又过意不去,心里苦闷的很,这种干部占多数;第四种干部是参加生产,领导生产,把村里工作搞得很好,这种干部现在也还是少数的。

  我们要帮助所有的村干部,向第四种村干部看齐!要解决这个问题,一方面要从干部的思想上解决;另方面还必须了解村干部的具体困难,想出办法,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工作的矛盾。

  第四种的村子,各区都有一两个。我们以五个区的这类村子,分析研究了一下,看到有以下几种共同的特点:

  (一)共产党的支部健强。如:大东区新沟村支部有十六个党员;盘山区大王村支部有十二个党员;小旬子区徐家堡村支部有十一个党员;长山区卧龙村支部有二十六个党员;北井区双山东村支部有三十四个党员。这些支部的组织生活都比较正常,党员多是勤劳的。卧龙村的十一个干部党员中,有六个是互助组的领导者。徐家堡村的十一个党员都参加了互助组。党员和群众关系好,各种工作容易推动起来。

  (二)这些村里都有一个核心干部,勤劳生产,作风民主,能够团结其他干部,在群众当中有威信。如:大王村的支书马德芳,担任村合作社的经理,他了解群众缺豆种,就积极设法买了两千斤,很受群众拥护;双山东村村长(支书)王教平,新沟村村长(支书)滕玉琢,徐家堡村村长(支书)徐连臣,都参加和领导一个六户至九户的互助组,生产搞得好。领导干部带头干,其他干部照样做,群众心悦诚服。在干部间,干起工作是“争着不足”;对分干部粮是“让着有余”。

  (三)会运用组织,发挥大家的力量做工作,每个干部都主动工作,敢于负责,不是大事小事都开会。一个突击工作(如发房照)下来了,集体讨论,分组进行,迅速完成了,就回家生产。对经常工作,是按业务分工结合地区分工(因为住户很分散),平时各个干部都在家参加生产,本组发生了问题,协同组长或人民代表就地解决,解决不了的再提到村上。村干部七天或十天都村政府里集合一次,交换情况,研究工作,解决组里解决不了的问题。特别紧要的问题,晚饭后临时集合解决。

  (四)注意学习。如卧龙村有个教员是党员,新沟村支书滕玉琢参加冬学的正规班,大王村支书马德芳在合作社里,都能经常学《辽东大众》和《新农村》,并向党员和干部讲读。因此,有时不等区要布置工作,他们已自动的按报上讲的做了。工作出了偏差,随时按报上介绍的经验纠正了。形成工作主动,少走很多弯路,减少很多麻烦。

  由于有了以上几点,所以干部都能参加生产,领导生产。干群关系好,工作好推动,困难较少,工作安心。

  如何把这些经验推广出去,解决村干部“参加生产,领导生产”的问题呢?我们从几方面着手的:(一)经过人民代表会,向群众提出要求:在农忙的时期,不要为了吵嘴纠纷等等无关生产的小事去麻烦村干部。发生了这类的问题,尽量就地找邻居或家族调解;即使找村干部,村干部可以不管。以便使村干部能集中精力参加生产,领导生产,解决村里有关生产的问题;(二)在春耕期间——从春分到芒种,县区不召集村干部及群众开会,停办农村的训练班,不发普遍调查的统计表,村的会议也按规定减少。工作人员多下乡,下乡的工作人员,不要妨碍村干部和农民的生产。为了工作需要而妨碍生产时,工作人员要帮助做些活,补偿耽误的工;(三)各区不但要奖励表扬那些领导生产的好村干,广泛宣传介绍他们的经验,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,并要先选择那些具备了较好的条件,容易转变的村子,研究他们尚存在的困难,和工作上的缺点,找出转变的关键,具体帮助解决,使他们也变为第四种村子——干部参加生产,领导生产,把生产和工作统一起来!逐步的使这类的村子增多起来!


(选自一九五〇年三月十四日辽东大众)





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